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国的科技水平到底有多高?

2018-03-19 中国之声

人类生活的世界,与幽深的海洋、无数星辰构建的广袤空间相比,只是沧海一粟。遥远的光年之外,是否存在另一个家园?11000米深的海底,是否孕育着不为人知的生命?带着古老的疑问,人类发出“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”的呐喊,也踏出脚步去探索未知的空间。


而这一个个难以触及的角落,正在今天的中国故事里,一步步变得触手可及。



届时,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空间站的国家。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o0606s2lpcj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我们永远不会忘记,2003年10月15日9时,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。载人航天,对于当时的航天强国来说,并非难事,但对中国来说,却是一道技术难关。从1992年提出载人航天计划,到2003年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,中国人花了整整11年时间。


现在,中国的航天人员已经突破了一道道技术关卡,为迈入空间站时代做准备,力求为全球科学家建造一个新的太空家园。何谓空间站?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的话来说就是,神舟飞船是一个狭小的空间,而空间站相比之下就是“三室一厅”,甚至“五室一厅”。


 

目前正在太空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是由16个国家联合研制而成的,但这个国际空间站却拒绝中国加入,“不带我们玩”。杨宏及其同事只能从零开始,从原理出发自主创新。


我们设计的空间站由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组成,而要在太空中把这些舱段对接成一个整体,就需要面临失重、辐射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,连再平常不过的太阳光都成了工程阻力。为了回避强光干扰,卢纯清的团队每天都待在实验场,守着每一天的日出日落,来模拟太空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光照条件。


空间站核心舱的对接组合已经开始,距离空间站完成又近了一步。目前正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预计于2024年退役,到那时,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空间站的国家。现在想来, 国外对我们的技术封锁,反倒成就了我们自己的创新。看到这里,二更君的内心已经膨胀到极限了。但中国对未知空间的探索远远不止于此。


台风中心,谁能经受风浪的考验?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x0606z0rlqu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来自海洋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组成了一支庞大的科考队伍,在中国南海开展了一场大型海洋观测。30多台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洋传感装备,被分别投放到大气、海面及海下4200米水深范围,组成了海洋全方位立体观测网。水下滑翔机“海燕”,是这次观测中的重要一员。看似貌不惊人,它却可以在1500米的海下自由滑翔,并将搜集到的数据信息,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装置,实时传输到2000公里外的青岛。


2017年8月20日,“海燕”即将完成科考任务,准备返航。而在台湾东南部洋面,13号台风“天鸽”正步步逼近。距离台风中心仅50海里的5台“海燕”,是赶在台风到来之前安全撤离,还是进入风暴中心获取更为精确的数据?“海燕”的研发者王延辉犹豫不决,若是让“海燕”进入台风中心捕捉信息,很可能就此损坏甚至丢失。


“目前在国际上,还没有人敢使用水下滑翔机做台风现场观测,因此海洋科学家急需这个现场数据。”当日下午,5台“海燕”陆续向预测的台风中心集结,组成一张捕捉“天鸽”的网络。“海燕”能否承受住巨浪的考验,没人知道。


20多个小时后,王延辉终于等来了好消息。“海燕”在经历台风的洗礼之后,成功带着数据返航。不久之后,“海燕”又要出发了,此行的目的地是更远、更深的大洋。它们将同科学家一起,描绘蓝色国土的样貌。


“一箭九星”,迎来中国商业航天时代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g06069c602p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在地球表面,上千颗人造卫星环绕地球,往来穿梭,动辄有上千公斤重。微小卫星在其中尤其“扎眼”,因为它们只有100公斤左右,体型虽小,但聚少也能成多。当足够数量的微小卫星发射升空,就能组成一个星座,从而构建覆盖全球的太空互联网。通俗来讲,这个星座就相当于是一个“放在天空中的Wi-Fi”,若能建成,将会为99.99%的地球表面提供网络信号。


但微小卫星寿命较短,必须在短时间内密集进入太空,才能发挥作用。这就要求,搭载微小卫星的火箭具备快速发射的能力。目光转向国际商业发射领域,近几年最受瞩目的火箭公司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。它曾在48小时内,完成两枚火箭的发射和回收任务。


张镝所在团队准备打破这个记录,在7天内连续发射4枚火箭。他们的快舟火箭,已经可以将长达几个月的发射准备时间,压缩至几天,且发射价格最低只有每公斤1万美元,这在国际市场上都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低廉的价格。


他们计划在2018年底使用快舟火箭,通过“一箭九星”的方式,将微小卫星发射入轨。现在,搭载微小卫星的快舟火箭已经组装完成,开始进行最后的功能测试。测试完成后,它将从容地等待9颗微小卫星的到来。


从空间站到“海燕”,再到微小卫星和快舟,中国探索空与海的脚步从未停止,而这些还只是伟岸蓝图的冰山一角。从过去的门外汉,到现在跻身尖端领域,我们正以一个领路人的姿势在摸索前行。




来源:公众号“二更”(ergengshipin)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